风情北院门 小街大故事——北院门地区街巷历史文化探寻

来源:莲湖区文旅体局 时间:2022-07-14 11:35 字号:

  北院门,沉淀了悠远的历史,汇集了鼎沸的烟火,点缀了熙攘的昼夜,散落了古朴的繁华。约上三五好友,或信步在蜿蜒的街巷中,或饕餮在诱人的美食里,北院门,这个承载了几代老西安人生活记忆的街区,婉约了四季,惊艳了流年。今天,我们就来探寻一下深藏在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内各个街巷的动人历史故事。

  北院门原为唐皇城一部分,西安人过去习惯上把总督衙门称为“南院”,巡抚衙门称为“北院”。陕西巡抚衙门位于西大街鼓楼以北约一里处,即原西安市政府,现莲湖区政府所在地,“南院”前面的地区称为“南院门”,“北院”前面的地区称为“北院门”。1900年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避难西安,先住南院(清代陕甘总督府所在地,现碑林区政府),后将修缮一新的北院(清代陕西巡抚衙门所在地,现莲湖区政府)辟为慈禧的行宫,北院门一时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百官觐见、各省进贡,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些改革举措,比如“废科举,兴学堂”,就是从当时的西安北院行宫里发出的。与此同时,北院门的各种银号、店铺应运而生,盛极一时。1927年2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邓小平的主持下,“中山军事政治学校”在西安“北院”成立。三百多年来,北院门深受北院的影响,莲湖区人民政府大院的门牌号,始终是北院门159号。

  01.麦苋街

  麦苋街位于莲湖区政府西侧,为南北街道,相传麦苋街是以街上出售煤炭、麦草的店铺较多而得名。清代这条街的南端称为麦营什字,民国初年向北延长至二府街什字后统称麦苋街,1966年改名为立新街南段,1972年恢复原名。

  02.红埠街

  

  红埠街东接二府街,西接教场门,长约380米,宽约5米。唐朝末年皇城承天门焚毁,两侧城墙夯土中的铁经过还原出现红色,便被称为“红阜”,并以其命名街道,后被传为红埠街,“阜”的本意是土墙的意思。隋唐时为皇城由北向南的7条横街的第一横街南侧,宋《长安志》载“此街南北宽三百步”,1984年唐城考古勘测队实测为440米,是唐长安城东西交通主干道,也是长安的中心广场,凡皇帝登基、改元、大赦、出征检阅、凯旋,皇帝登临承天门,此街则千官序立,万民唱和,旌旗挥舞,盛极一时。966年红埠街曾改名为红卫街,1972年恢复原名。

  03.二府街

  二府街东起北大街,西止红埠街,位于北大街通济坊对面。隋唐时期,二府街所在地位于承天门大街以东的皇城第一横街处,在皇城第一横街南半边。相传,二府街是秦王朱樉次子的府第所在地,所以这里被称为二府街。1921年,时誉“长安八大家”之一的陕西乾县人刘文伯在西安二府街真罗庙创建私立敬业小学,1923年升为私立敬业中学。抗战时期那首响彻大江南北的歌曲《松花江上》,就诞生在当时二府街的西安二中。

  04.教场门

  

  教场门,东起红埠街,西至劳武巷巷口,在隋唐长安城皇城承天门前第一横街的西边,唐末以皇城改筑新城后逐渐形成街巷。元代这里为秦川驿。明代这里建有演武教场,明末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曾在此检阅军队。清初沿明代教场建有抚标教场,得名教场门。抚标是清代巡抚直辖的军队。教场即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地。西安城墙内南边冰窖巷还有西安总兵所辖绿营兵镇标教场,与这里的抚标教场分别被称为南、北教场。教场门(北教场)不只是练兵场,清光绪三十年(1904)在此创建陆军中学堂,宣统二年(1910)改为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合立的陆军中学堂。

  05.劳武巷

 

  劳武巷西起洒金桥,东接北教场门,原名马神庙巷,巷内因有马神庙而得名。现今劳武巷15号,是马神庙巷小学旧址,也是早已消失的马神庙遗址。据传当年隋文帝选址建皇城时,发现这一带有村名叫杨兴村,预兆他们杨家当兴,很是高兴,于是以此为中心修建大兴城。经的马神庙巷,清末民初的画家祝竹言住在1号院;杨虎城之弟杨茂山住在7号院;大古玩商白辑五住在10号院;民国时期被誉为“西半城”(即西安市西边半个城的居民几乎都找他就医看病)的著名中医景莘农住在西巷口。

  06.光明巷

  明巷南至庙后街,北至教场门和红埠街交会处,长近400米。光明巷过去叫郭签士巷,街名源于明代此处有一位从事教育事业的郭先生(其职务为签士),相传,明弘治年间,因郭姓签士官在此兴办地方学校的而得名。据《明清西安辞典》记载,光明巷地处原隋唐长安皇城内承天门南边西侧的东西横街与中书外省处,唐末皇城改建成新城后,这里逐渐变为居民区。该街巷在1966年改名光明巷,并一直沿用至今。

  07.狮子庙街

  现今北广济街北端,南到麻家什字这一段,过去叫狮子庙街。据清嘉庆《咸宁长安县续志》卷一记载:红埠街口至麻家什字段名狮子庙街,麻家什字至西大街一段名广济街。至于“狮子庙街”的来历,据这里的老住户讲,过去街北头有一座狮子庙,每年过年过节,庙门口还耍狮子,故此得名。解放后,原北广济街与狮子庙街统称为北广济街,至今很多老西安人仍惯称北段为“狮子庙街”。著名秦腔剧作家、教育家封至模先生1944年创办上林剧院。抗战后期,上林剧院与刘文伯先生主持的晓钟剧社合并,更名为“西安私立晓钟剧校”,由寇遐任董事长,封至模任校长。剧校就设在狮子庙街,演出剧场则在社会路。该剧校培养出的秦腔名角演员有任哲中、肖若兰等。

  08.许士庙街

  许士庙街位于莲湖路中段南侧,相传远古时期,尧帝想禅让于一个叫许由的贤人,但许由不愿出仕,甚至觉得听到让他做官的话会脏了耳朵,跑到河边清洗自己的耳朵。明代弘治年间,有关中士子有感于官场现实,在此修建纪念许由之庙,所以此街起初得名许神庙街,清代改名许士庙街。据说原庙内牌匾“洗耳翁祠”由明末清初关中大儒李颙所题。庙内有楹联曰“与尧帝同天日月光辉永在,祀隐士于地山川恩泽长存”。

  09.香米园

 

  香米园东起洒金桥,西至北马道巷。说起香米园的来历,传说可追溯到北宋宰相寇准。寇准曾在陕西任永兴军路长官,治所就在今西安,在香米园建有花园,据元代《类编长安志》记载,寇准的花园位于香米园西段,花园门楼上有“香墨”二字,于是人称这里的街坊为香墨园,后转音成“香米园”。据清光绪十九年绘制的《清西安府图》,香米园区域被标为香苜蓿园,相传是这里种有苜蓿的缘故。

编辑:莲湖融媒



主办: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政府  承办:西安广播电视台
联系地址:西安市曲江池西路60号 邮箱:xatv@xiancity.cn 新闻热线:029-8535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