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电视剧《小巷人家》在全国各地热播上映。该剧围绕上世纪70年代以来,居住在苏州某棉纺家属区中的一条小巷子展开。在这部剧里,巷弄中的人情冷暖,世故圆滑不断交织上演。剧中女一“黄玲”的扮演者,正是我们西安籍的著名女演员——“闫妮”。而闫妮的童年,也恰好是从咱们西安城西的一条小巷中开始的。
南小巷,位于安定门(西门)外,南起丰庆路,北至西关正街,长度不足1公里。南小巷本身并不是一条笔直的小巷,而是东拐拐、西扭扭的一条小巷。你可别小看这一条小巷,不长的巷弄中却容纳近万余人口,巷子两旁更是比肩着各类面馆、小店、摊贩,人流不息、车流不止,热闹非常。
南小巷,因其位于安定门外靠近南侧的一条小巷,便固定名称流传下来。别看如今的南小巷偏安一隅、不甚起眼,其实,早在清光绪年间,这里曾是西安市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据西安地方志记载,南小巷自明代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曾有一座石碑记载着明隆庆六年(1572年),这里系位于西关南侧的小巷,即称南小巷。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改名回回巷,1949年恢复南小巷名称。1966年“文革”期间曾一度改名抗美三巷,1972年恢复原名。
从上面这张80年代的西安市地图来看,那个时候南小巷甚至还是一条“死胡同”,往南是无法像今天这样直接通往丰庆路的。1949年后的南小巷,基本与西安城内其他的小胡同差不多,也属于居民混杂、道路坑洼的典型代表。但就是这样的一条小巷子,却在五、六十年代兴起了一场轻工业生产建设高潮。一举建立了“西安食品厂”和“西安玻璃制品厂”两大市内国营行业标杆。
据老一辈人回忆,当年只要到了上班时间,南小巷里各色的糖果、糕点的香味就会飘满整个巷弄,然后由人力板车运送至西关正街或丰庆路上进行装卸运输,那场景就是四个字——“一路飘香”。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正是因为这样的两个国营企业的相辅相成,一下子就带动建立了一个风靡西安数十年屹立不倒的城市商业品牌,走出了一个城市饮料品牌的奇迹——“冰峰”,至今仍留在一代又一代西安人的口里与心中。
一部年代剧,就是生活的一次回望与折影,电视剧《小巷人家》中棉纺厂的故事,其实在每一个城市的每一条市井小弄中都会上演。变化的,从来都不是人情世故,而是岁月更迭。而藏在斑驳阳光中让人回味的,永远都是满满的人生故事和感触。
你,来自哪条光阴中的小巷,哪里就是你的来路!
愿我们藏匿好最原始的感动,从一条条小巷中,感悟最美的人生!
编辑:莲湖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