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0日,位于莲湖区西关街道第一中心社区的老年大学,舞蹈、朗诵、太极拳班里一派热闹景象。
西市佳园小区居民李琦是这里的活跃学员,报名参加了社区老年大学的书法班和国画班,老伴报了太极拳班。

在李琦看来,文化养老让大家的银龄生活“焕新”。文化养老是近年来兴起的养老方式,在老年群体的物质生活需求基本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满足精神需求,张扬个性、崇尚独立、享受快乐、愉悦精神。
“每天来这儿上课是我最开心的事。”桃园路街道劳动一坊社区居民程娟说,在社区老年大学,学员们既可以上课学习,又可以参加活动。晚年生活丰富了,人也变“年轻”了,大家都高兴。
建在桃园路街道第一中心社区的老年大学是莲湖区最早的一批老年大学之一,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已经成为莲湖区文化养老的典范。
“2013年,我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之初,在社区走访时发现,老年人普遍反映社区生活单调的问题。”劳动一坊社区党委书记、桃园路街道第一中心社区负责人周建玲介绍,为了满足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社区确立了“社区治理教育为先”的工作理念,开办老年兴趣课堂。

十一年间,曾经的老年兴趣课堂,已经变成了社区老年大学,课程数量、教师质量、接待老年人的规模都不断迈上新台阶。
如何提高社区老年大学的影响力?周建玲有着自己的思考。她说,社区老年大学除了硬件要求外,要想让老年人愿意来,优秀的老师也很重要。社区引进第三方组织,让更加专业的老师来授课。与此同时,社区鼓励老人参加社会治理,通过志愿服务换取学分,让他们免费上老年大学……
通过积极对接、合理规划,社区老年大学已经拥有剪纸、太极拳、书法、舞蹈、朗诵、葫芦丝等十余门精品课程,成为辖区老年人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周建玲表示,“我们将持续创新,以文化养老为核心,精心打造更多服务项目,让老年人在社区的这个大家庭中,老有所学,老有所依。”
据介绍,依托莲湖区老年大学,桥梓口、铁塔寺、玉祥门等社区相继开设社区老年大学,合计70余个班次,2000余名老人先后进入老年大学文化养老。
在枣园街道枣园西路社区举办的“欢歌载舞最美夕阳”文艺演出活动中,来自辖区各民间文艺社团的老人们带来了太极拳、合唱、舞龙和旗袍秀等精彩的表演,展现了老年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枣园西路社区党委书记杜娟说,文艺演出既给老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也承载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今后,社区还将结合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文艺活动,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精神需求,营造健康、文明、团结的氛围,努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据介绍,莲湖区积极探索更加多样、可及、便利的养老服务,加大优质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不断提升文化养老水平,助力打造老年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编辑:莲湖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