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莲湖区重点围绕党建引领接诉即办这个主线,以“善治”为突破口,抓牢为民服务和为民办实事两个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力和党员先锋作用,提炼总结如“治理‘合伙人’”等一系列耳熟能详且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增强群众获得感。
莲湖区土门街道工农社区辖区内一施工项目,因噪音扰民引发居民投诉。为破解这一民生难题,工农社区联系治理“合伙人”西安市生态环境局莲湖分局,搭建施工单位与市民的对话平台,共寻“降噪”最优解。
座谈会上,西安市生态环境局莲湖分局给出专业指导,要求严守噪声标准,特殊作业需审批公告,并承诺加大巡查力度,严肃处理违规行为。工地负责人致歉并承诺优化施工方案,增加隔音设施,合理安排工序。经过热烈讨论,各方达成共识。
未来,土门街道工农社区将持续深化“治理‘合伙人’”的机制效能,发挥多元共治的常态化协作模式,推动单一问题破解向多维治理网格升级。
类似的治理智慧还发生在土门坊社区。今年以来,社区党总支探索应用“治理‘合伙人’”模式,联合梧桐苑老年大学深入探索驻地资源共享新模式,整合社区退休教师、文艺骨干等“银发人才”力量,构建“以老助老”的互助教学体系,为老年朋友们提供了舞蹈、模特、声乐、朗诵、书法绘画、摄影等近20门课程。
现在,梧桐苑老年大学正以丰富的课程与活动让银龄群体乐享生活、绽放风采,成为社区促进邻里共学、同乐,文化共融的重要平台。
惠民北坊社区“菜篮子工程”是一项聚焦民生需求、破解买菜难题的惠民工程。项目缘起于社区党总支在走访调研中发现,辖区距离最近的菜市场超过2公里,居民日常买菜,尤其是老年人十分不便;为此,社区将西城摩尔一处200平方米的商业店面改造为“菜篮子-生鲜超市”。
该项目采用“治理‘合伙人’”模式,由社区党总支作为牵头合伙人,联合市农投集团(供应链合伙人)、芳洲物业(场地合伙人)以及居民代表(监督合伙人)共同打造。于2024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有效解决了辖区居民“买菜远、买菜难”的实际困难。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筹各方资源,形成了“社区搭台、企业唱戏、居民受益”的良性互动格局。如今,这个便民菜市场已发展成为品类齐全、价格实惠的社区生鲜供应站。
今年以来,土门街道还通过上门走访、民意调查、网格员巡查、物管会会议等多种方式,了解居民的主要需求,收集群众的“微心愿”和急需解决的“需求清单”,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涵盖教育、养老、健康、就业等多个领域,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辖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在“治理‘合伙人’”模式的实践中,莲湖区委社会工作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聚合力、强根基”的核心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真正构建起“政府搭台、多元唱戏、群众受益”的共治生态。
莲湖区自积极引入“治理‘合伙人’”模式以来,通过“治理‘合伙人’”项目,以空间换服务,将优质资源导入社区,引入多元主体合伙入驻,搭建起资源共享、多元参与发展的治理平台,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和幸福,基层治理不再是“独角戏”,而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合奏曲”。
编辑:莲湖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