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命名陕西省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的决定》文件,莲湖区成功入选陕西省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
近年来,莲湖区紧紧围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总体目标,通过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平台,推进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和项目建设,实施“法护莲花”“童心守护”“老幼同乐”“校社联动”“困难救助”等5大工程,构建起了具有莲湖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135”全链条服务模式,形成了涵盖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司法、网络等“六位一体”的未保工作体系,高质量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工作机制
区委、区政府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八个方面重点工作,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每月召开未保工作联席会议,研究推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形成协同推进未保工作合力。积极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未保工作网络,建立完善《儿童服务安全规范与强制报告制度》,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和保护措施。
强化家庭保护 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全区配备儿童督导员9人、儿童主任142人,定期进行困境儿童入户家访、监护指导和儿童建档等工作。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中心,开展婚姻家庭调解,近两年全区离婚家庭数量下降36.3%,减少了未成年人因家庭破碎而受到伤害。持续开展家庭监护指导和监督,在社区建立家长学校,常态化开展家庭保护、监护人责任宣传普及和家庭教育培训项目,“莲湖区家庭教育大讲堂”系列活动荣获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称号。
加强校园安全 优化成长环境
深入开展校园安全、自我保护、防范校园欺凌宣传。组织开展学生近视筛查12万人,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0%。在全市率先开展一、二年级游艺性综合评价,组织开展评价104场,达到一、二年级全覆盖。持续巩固学校封闭管理、保安配备、一键报警接入率“3个100%”建设成果,162所校园视频监控系统接入全市校园安全与应急管理指挥中心。每季度开展2次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护苗”专项行动和出版物专项整治等活动,出动检查人员668人次。严禁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开办网吧、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严格检查登记学校周边暂住人口和学生租住房。
织密网络保护 营造文明网络生态
严厉打击内容低俗的违法互联网广告,大力反制境外色情网站和非法网络直播平台。严格监管网站、应用程序、微博、微信等平台,做好网上违法有害信息监测,净化网络空间。对全区3000余家网站、论坛等进行巡查,开展预防沉迷网络宣传教育12场次。坚持全天候网上巡查,采取“智能+人工”方式,加强网上舆情监测预警。
注重司法保护 优化案件审理程序
成立家事少年审判庭、创建“莲心”未检工作室、打造未成年人“一站式”办案区等,实现被侵犯未成年被害人身体检查、心理辅导、询问取证“一站式”完成。打造数字未检平台,通过微信未检小程序打通社区、学校、家庭“最后一公里”,实现融合保护。上线“附条件不起诉监管平台”,实现全天候帮教、实时监管,助推罪错未成年人回归社会。2022年,受理审查各类涉未刑事案件78件150人,批准逮捕26件49人,提起公诉25件57人,对11名涉罪未成年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8名涉罪未成年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对5名监护缺位的监护人发出督促监护令。
加强政府保护 做好关爱保障服务
全面落实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残疾儿童1144名、孤儿7名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0名,资助困境残疾儿童60名,安置流浪儿童1人,监护缺失儿童1人,享受保障服务儿童370名。跟踪回访困境儿童302人,实施入户调研和慰问96人,为136名困境儿童完成生日愿望,向72名困境儿童提供一对一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经济援助等关爱服务。爱心人士“一对一”结对帮扶莲湖区及对口帮扶地区困境学生35人,开展帮扶活动73场。累计筹措帮扶资金90万余元,资助445名贫困家庭子女圆了大学梦。
健全服务平台 实现立体保护
根据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质量提升要求,莲湖区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区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9个街道未保站,实现了未保站、社工站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三站合一”建设。全区142个社区完成112个社区儿童关爱服务场所设置及挂牌,建成率79%。2023年6月,民政局首批次拿出60万元,以公益创投的方式支持各街道未成年人保护服务提升和服务阵地建设,目前已完成9个街道申报项目的初评工作,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莲湖区将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这条主线,以“高质量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实施“五大提升行动”,全面推进莲湖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编辑:莲湖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