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持续巩固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土门街道新华社区通过创新举措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在营造干净整洁的社区环境的同时,助力形成垃圾分类新风尚。
“现在孩子都能提醒我电池要投红色垃圾桶,这种改变真的是从家庭开始的。”刚送完孩子的李女士感慨地说。这样的变化,正是新华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成效的生动体现。社区通过“移动办公桌”的方式,在垃圾投放点开展“桶边督导+智能监管”的治理活动,身穿志愿者马甲的社区网格员与志愿者们耐心地为居民讲解易混淆垃圾的区分技巧,让垃圾分类知识深入人心。
为了进一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新华社区还建立了“网格员巡查+物业检查+楼栋长巡检”的工作机制,通过分发宣传资料、上门指导等方式,将垃圾分类的好处和具体做法传递给每一位居民。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和指导,不仅提高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当生活垃圾分类习惯融入日常,这不仅是一种环保行为的体现,更展现了现代文明社区应有的精神风貌。居民们纷纷表示,垃圾分类不仅是一项环保行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他们愿意为创造美好绿色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莲湖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