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元旦一大早,总台记者的镜头聚焦千年古都最具烟火气的地方——小南门早市。来自西安的民俗专家王智、左其诚受邀与总台记者一起直播,为全国观众介绍西安小南门早市的市井文化,在新年第一天体验“碳水之都”的烟火气。
在总台记者的镜头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安城墙小南门城门洞下如织的人流。“小南门过去不仅是明城墙遗址的一部分,唐代皇城也坐落于此。唐代时期这里常设鸿胪会馆,相当于现代的国宾馆,迎接往来宾客。当年这里也是一条美食街。明清时期,湖广会馆等等各地会馆也汇聚于此。各地美食川流不息,如今,千年一晃而过,八方来客流连于此的热闹氛围却一如往昔。”非遗专家王智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小南门的小吃摊密密麻麻,几乎每个都门庭若市。民俗专家左其诚首先推荐了起源于西周时期的陕西美食甑糕,“当时的炊具大约属于蒸锅一类,叫作甑,美食家们将米蒸出来取名甑糕,但陕西方言称甑作‘jing’,古老的甑糕得以流传至今。”
火爆早市的油茶麻花也格外诱人。左其诚介绍说,关中是小麦盛行的主要产地,在古代大多是面粉加上羊骨髓炒制,后来陆续加了花生、芝麻、核桃仁、杏仁等。市民排长队购买的宫廷牛肉饼起源于唐代,是一种胡饼的衍生品,叫“鼓楼子”。据史料记载,其馅料为羊肉,从唐代宫廷传到民间。
王智补充说,“胡麻饼上面撒着的芝麻,就是张骞通过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作物。丝绸之路使得中原饮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量胡麻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原以后,食用油大量生产,改变了中国人的烹饪方法和饮食生产方式……”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新年第一天,全国观众们通过镜头在小南门不仅看到了滚滚而来的烟火气、关中风味,更从民俗专家对话中了解历史。
编辑:莲湖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