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今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强力推进,明确提出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完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优化公共空间,提升居住环境。
在政策的指引下,莲湖区的西举院巷37号院小区和早慈巷14号院干休所率先开启改造工程。如今,这些曾经设施陈旧、环境杂乱的老旧小区,正经历着怎样的蜕变?又为居民生活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改变?让我们一同走进现场,感受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民生温度。
温先生是莲湖区西举院巷37号院小区的居民。他说,37号院始建于上世纪40年代左右,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小区也一直没有经过统一的修整改造。
温先生说,37号院废弃区域主要是两个点位,第一个是他们楼后面的停车场。不过,经过这次改造后,不仅杂乱无章得到了清除,还极大地方便了大家生活。
他说,除了停车场之外,本次改造还修整了另外一个废弃区域。那就是楼前的门球场。经过改造后,曾经杂草丛生的门球场摇身一变成为亮丽整洁的小区花园。
温先生所在的西举院巷37号院小区位于莲湖区北院门街道,包含11栋楼,总计258户,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自本次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启动以来,莲湖城建集团在对重点区域深度改造的同时,点面结合,加快推进整体改造。
如今,休闲健身广场、停车场等点位不仅让小区“面子”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屋顶改造、雨污分流等民生工程也让小区“里子”实现了大变样。
陈女士说,这次改造不仅实现了基础设施提升,还让小区日常管理中存在的弱电线盘旋、电动车飞线充电等顽疾一并得到了解决。让大家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早慈巷14号院和西举院巷37号院一墙之隔,也在本次莲湖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名单里面。由于建成时间相对较长,早慈巷14号院面临几乎和西举院巷37号院同样的问题。
作为早慈巷14号院的老居民,吴先生可谓见证了本次老旧小区工作的全过程,他说,经过改造后的早慈巷14号院不仅废旧房屋拆除了,新建了停车位,小区外立面、楼梯间等公共区域整体得到了美化,而且小区工区还设置了健身器材,极大地方便了大家的日常的生活。
早慈巷14号院和西举院巷37号院小区的焕新升级,不仅实现了老旧小区的旧貌换新颜,还真正让小区居民从“有所居”升级到了“更宜居”。负责小区改造的莲湖城建集团项目负责人包小宁说,他们虽然当下已经完成了小区的改造,但不意味着这项工作的完结,城建集团目前已经成立了改造小组,将在2年维保期内全方位对接小区后续维保服务。
今年以来,莲湖区以全面提升中心城区能级为目标,聚力攻坚城市治理,通过老旧小区更新提升生活品质,着力解决老城区配套设施不足等短板问题。目前以西举院巷37号院、早慈巷14号院为代表的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已见成效,计划年内完成24个老旧小区的宜居改造工程,持续发力,打造更科学、更具韧性、更富智慧的宜居莲湖。
从国家顶层设计的战略部署,到莲湖区“民呼我行”的扎实落地,老旧小区改造的“莲湖实践”,生动诠释了城市更新不仅是面貌的焕新,更是民生幸福的升级。西举院巷37号院、早慈巷14号院的精彩蜕变,正是我市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的生动注脚。
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不断推进,这份深得民心的蓝图将持续更新,为居民营造更加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改造出更多高品质的生活新场景,打造出更多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新典范。
编辑:莲湖融媒